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佳木斯KTV招聘网 > 佳木斯热点资讯 > 佳木斯名言/句子 >  他的这种超然物外的思想也表现在他的认识论方面如《题西林壁》诗

他的这种超然物外的思想也表现在他的认识论方面如《题西林壁》诗

2022-10-07 12:24:55 发布 浏览 366 次

他的这种超然物外的思想也表现在他的认识论方面,如《题西林壁》诗说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他认为要超然于物外,方才能认识物的本体。这种思想也是从庄子和禅宗哲学派生出来的,可是不完全是唯心论的,而是比较客观的、唯物的。

超然物外的人生观也体现在苏轼的艺术观和艺术评论上。他批评王维和吴道子的画说:“吴生虽妙绝,犹以画工论。摩诘得之于象外,有如仙翮谢笼樊。吾观二子皆神俊,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。”他说吴道子尚拘泥于形似,王维则能超脱。所谓“象外”,即形象之外。他认为最高的艺术是超乎象外的。如果把“象”解释成个别的事物,超乎象外就是体现艺术的典型。当时有驸马都尉王晋卿者,善于书画,常请苏轼题跋。苏轼在为他写的《宝绘堂记》中说:“君子可以寓意于物,而不可以留意于物。寓意于物,虽微物足以为乐,虽尤物不足以为病;留意于物,虽微物足以为病,虽尤物不足以为乐。”他认为王晋卿爱好书画是好的,每个人都可以有所爱好,但不要爱好太过。他对于一切爱好的东西抱艺术家欣赏的态度,而不抱功利主义的态度。苏轼认为人不妨有嗜好,但他反对沉溺其中。

苏轼超然游于物外的思想形成他在人生态度上和文学上的达观主义。这在他的《赤壁赋》中有鲜明体现。当时苏轼在黄州团练副使任上,生活很清苦,但他极为达观。从上司那里要来一块地,自己经营,建雪堂,名其地曰“东坡”,自此遂自号“东坡居士”。此间,他多次游历黄州赤壁,写下了前后赤壁赋。在《赤壁赋》(即《前赤壁赋》)中,先借客之口抒发了功业不就、人生苦短的感慨,接着以苏子作答的形式,明确地说:“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,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”,宇宙万物是不断变化的;但是“自其不变者而观之,则物与我皆无尽也,而又何羡乎”!从无限宇宙的角度看,宇宙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,有什么可悲观的呢?苏轼就在这变与不变和物我不尽的形象描述中,寄托了他的达观的人生态度。所以,尽管一生颠沛流离,他总能在达观中求得解脱,且能自得其乐。苏轼主张超然、达观,但并不一味反对仕进。有感于灵璧张氏园亭有“开门而出仕”“闭门而归隐”之妙,写了《灵璧张氏园亭记》抒发自己的感慨:“古之君子,不必仕,不必不仕。必仕则忘其身,必不仕则忘其君。譬之饮食,适于饥饱而已。”他不赞成“违亲绝俗”的隐遁派,更反对“怀禄苟安”追逐功名富贵之人,认为两种人都是极端,都不达观,不近人情。应该以义为节,追求心之所安。

最后要说明的,苏轼的超然物外的达观主义思想,并不是脱离现实生活。他的《水调歌头》里说: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……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”他的达观主义在哲学上是唯心的,但对人生还是执着爱好的,因此他说: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

二、苏轼诗的特点

历来评苏轼诗者,如沈德潜云:“苏子瞻胸有洪炉,金银铅锡,皆归熔铸;其笔之超旷,等于天马脱羁,飞仙游戏,穷极变幻,而适如意中所欲出,韩文公后,又开辟一境界也。”(《说诗晬语》卷下)

赵翼云:“大概才思横溢,触处生春,胸中书卷繁富,又足以供其左旋右抽,无不如志。其尤不可及者,天生健笔一支,爽如哀梨,快如并剪,有必达之隐,无难显之情,此所以继李、杜后为一大家也。”(《瓯北诗话》卷五)

根据两家的评论,我们可以看到苏诗有以下特点:

(1)题材的丰富。苏轼博学多能,他代表他的时代文学修养极高的文人。于经史子集、释道经典,无所不窥,加以到处宦游,生活经验丰富,所以他的诗也包罗万象,内容丰富。苏轼对于人生是爱好的,因此善于对平淡朴素的东西给予诗意的描写。山川名胜,草木鸟兽,都有题咏,为李杜以后的一大家。沈德潜所谓“金银铅锡,皆归熔铸”是也。题材和博物知识只是原料,“熔铸”是艺术的处理。他以诗人的观点、诗人的感受了解和表现世界与人生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